监测排水管网的目的主要包括两类。**类是及时发现运行风险,辅助城市内涝或排水管网溢水时间的预警预报。第二类是积累排水管网长期动态运行数据,用于城市排水管网运行的评价和诊***据不同的监测目的,监测点的布置会有不同的侧重点。
1.1城市内涝预警的目的
受近年来气候变化的影响,暴雨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呈显著增加趋势。在城市化的大背景下,硬地面的比例不断增加,使得“逢雨必涝”、“逢暴雨必塌”、“城市看海”成为常态。通过对排水管网的监控,可以随时了解城市各个区域的积水情况,以便及时预警,保障城市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但是,如果监测点的位置不够合理,不仅会导致监测工作的失败,人力物力的浪费,还会导致城市内涝管理和决策的方向错误。
以发现运行风险为目的的排水管网监测时,主要关注水量的信息,主要监测节点的液位和流量。监测点布设需要考虑的主要原则包括:根据历史暴雨中的实际渍水情况,对监测点布设进行整体统一规划,确保代表性和统一性;在现有排水管网设计方案的基础上,相对标高较高且无渍害的路段可适当减少布点,重点路段和渍害严重的区域可加强监测。可以在积水点的路边和附近的检查井安装监控设备。
1.2为了了解排水管网的运行状态
城市“智能排水”概念提出后,排水管网的监测不仅仅局限于暴雨期间的城市内涝预警,而是常态化,在网络中选取有代表性的节点。通过监测这些节点的情况,可以尽可能地掌握整个网络的运行状态。为了全方位了解管网的运行状态,不仅要关注水量的信息,还要综合考虑水质。
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缺乏排水管网长期连续监测数据,无法客观分析排水管网进水和入渗情况,定量分析雨污混流比例,客观分析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低的症结所在。排水管网的长期连续在线监测可以为排水管网的评估和诊断以及污水处理厂运行能力的提高提供有力的支撑数据,是保证排水管网和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的有效手段。在降雨条件下,需要监测排水管网在不同降雨强度下各方面的运行情况,了解管网运行负荷的变化,定量分析降雨引起的外水增加比例。水质监测有助于我们从多方面了解城市非点源污染。